

2.學科要求:一般應跨學校或跨一級學科,對于特別優秀者,可適度放寬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限制。
(1)學歷要求: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新近博士畢業生,且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原則上應在2025年3月前獲得博士學位證書。
(2)學術背景: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科研能力天文學,,近五年在海內外知名學術刊物尊龍人生官網,以獨立作者、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過高水平學術論文尊龍人生官網。
4.進站審批:擬錄用人員須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通過中國博士後網上辦公系統提交進站申請,提交至全國博管會審批。
劉大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後導師,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項目“海洋負排放框架下全球海洋空間規劃2060”首席尊龍人生官網,聯合國經常性進程專家,聯合國全球海洋評估《WOA Ⅲ》海岸帶專章協調作者,聯合國ONCE大科學計劃國際協調人/兼職研究員,世界銀行藍色產業專家,國家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萬人計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首席專家,中國海洋學會標準委員會/海洋環境分會副主委,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河口海岸分會副會長/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經濟專委會副主委/承載力分會副會長。擔任多個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副主編/編委/客座編輯,多次擔任AGU、EGU和PICES會議委員/評委/會場主席。任中國海洋大學博導,廈門大學教授。獲自然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2024),首屆自然資源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24)、首屆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2023)、山東青年五四獎章(2022)、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2021),國家級領軍人才(青島)、國家海洋局優秀青年等。
牽頭起草並獲批我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方法》行標(HY/T 0349-2022),編寫行標《海洋碳匯分類與代碼》;多次牽頭國家、區域(海岸帶、長江)、省(山東、廣東)、市(青島、深圳)、縣(榮成)、片區(崖州灣)國土/海洋空間規劃編制或專題研究30餘項。在《NATURE》系列期刊、《Land Use Policy》《Cate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總引用2218次,H=22尊龍凱時app平台官網。。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發改委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自然資源部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等項目30餘項川原洋子,出版《海洋資源管理》《國土空間規劃陸海統籌理論與實踐》《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等著作40餘部,授權發明專利10項。培養碩、博士50多名,指導學生獲博士後面上基金(一等)、國家獎學金、省優秀畢業生、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等。籌建並獲批自然資源部首批新增重點實驗室----海岸帶科學與綜合管理重點實驗室尊龍人生官網。研究成果獲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位次1)、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尊龍凱時APP下載!、山東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海洋優秀圖書獎等省部級獎勵表彰20餘次。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人民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把人民大學打造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青年人才是學校人才隊伍的源頭活水、推動創新的不竭動力,博士後是青年人才中思維最活躍、創造力最旺盛的代表性群體。中國人民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博士後隊伍建設,從多元平台打造、校地資源共享、薪酬福利保障等方面助力博士後成長發展,全力營造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良好生態。
2024年學校經過系統謀劃和慎重決策,重塑博士後管理體系,強化博士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區發展、參與有組織科研的整體定位。為支持和培育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學術卓越川原洋子、勇攀科研高峰,學校擴大科研博士後規模,設立“先鋒博士後”品牌項目,現誠邀海內外優秀博士加入,共謀發展,共鑄輝煌!
中國人民大學積極回應時代發展的重大命題,快速響應國家重大關切和需求,聚焦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充分發揮學校“獨樹一幟”的哲學社會科學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作用。堅持在深刻研究闡釋中國思想,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持續貢獻中國智慧上建高地、創典範。
學校現有國家級尊龍凱時平台登錄,、省部級科研機構34個,校級科研機構77個,構建起為國家重大戰略和理論創新服務的研究平台體系,為博士後提供有力的項目支持、優質的科研環境和廣泛的合作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基于“需求導向、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尊龍人生官網、共同發展”原則尊龍凱時,,在全國範圍構建校地合作發展新格局,穩步推進合作共贏。學校以優勢學科對接社會優質資源,創新博士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機制。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創新體系,將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和社會應用緊密結合,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經濟圈、福建省等地布局教學科研機構,包括深圳研究院〔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尊龍人生官網、智慧治理學院(蘇州)川原洋子、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宜賓)、福州研究院等川原洋子川原洋子,博士後可在這些教學科研機構開展科學研究,除基本薪酬外還可申請當地的博士後資助和科研項目。
額外資助:學校鼓勵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依託學校資源申請“國家重要人才專項”“國家資助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博士後國(境)外學術交流項目”等各類國家人才計劃。國家資助可與基本年薪疊加,最高可達每年40萬元。
學校支持博士後研究人員依託學校平台申報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特別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其他各類科研項目和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等項目。
福利待遇:用人單位根據項目情況和科研成果,提供多元化的經費支持和績效獎勵。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為博士後提供公寓、住房補貼等其他福利待遇。